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石家庄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书写协同发展新篇章

石家庄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书写协同发展新篇章

来源:来源:石家庄日 时间:2024-05-12 16:46:53 查阅:71

来自北京的刘先生在河北省中医院就医,并通过北京市社会保障卡结算。

石家庄正定高铁站,旅客直接办理登机手续,享受快捷的空铁联运。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专家通过视频的形式,为石家庄市的患者进行远程医疗会诊。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京津冀协同创新承载中心项目一期基本完工,已经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10余家企业签订了入驻协议。

石家庄市正定古城吸引了许多来自北京和天津的游客。

太行山下夏风和煦,滹沱河畔万物生长。

2023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关怀暖人心,嘱托催征程。

一年来,石家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石家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不断深化科技、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对接合作,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时间的刻度,记录着前进的足迹。

这一年,石家庄与京津及周边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已基本形成;

这一年,石家庄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正式落户;

这一年,数十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石家庄,实现历史性突破;

这一年,百姓足不出市看京津名医成为新常态;

……

牢记殷殷嘱托,不负切切期望。自信、活力、开放的石家庄,正在汇聚全国和世界越来越多的目光。

在协同发展中抢抓机遇开创新局

“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石家庄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加快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年来,石家庄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努力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自身高质量发展。目前,“轨道上的京津冀”不断提速,“一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多家央企子公司落户石家庄;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两大产业率先突破千亿级;家门口看名医,京津冀异地就医医保结算方便快捷;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京津名校频频“牵手”石家庄;蓝天白云、群星闪烁成为常态……协同发展的“成绩单”亮得出来、拿得出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抢抓机遇开新局,接续奋斗创佳绩。面对新的征程,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主动加强对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吸引更多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在石家庄转移落地;加快建设完善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争取更多人才向石家庄集聚、更多科技成果在石家庄转化;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协同发展成果。

蓝图落地,尤须致广大而尽精微。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放开视野、站位大局、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在唱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合唱”的同时,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开创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新局面!

产业转移精准承接 转型升级动能强劲

协同发展,产业为基。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个率先突破领域之一,是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的关键,也是推动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石家庄正定高新区,河北康誉医疗介入类医用高值耗材产业园项目一期建设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忙着设备安装。“作为全省首家介入类医用高值耗材生产企业,我们填补了三类医疗器械的多项空白。”项目负责人张艳琴说。

这个由北京天健君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省市重点项目,将打造以介入类医用高值耗材为核心的医疗器械产业基地,不断丰富石家庄“健康+”产业生态圈,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主体封顶。快速“成长”的康誉医疗产业园项目,正是落地石家庄的489个京津产业项目的生动缩影。

“要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要着力抓好标志性项目向外疏解,接续谋划第二批启动疏解的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要求,字字铿锵重千钧。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2023年5月份以来,石家庄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不断加强与京津的合作交流,积极承接优质资源,真正把机遇优势转化为项目投资和区位发展优势。

坚持高位推动——

市委、市政府将推进疏解项目承接和央地合作,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主要领导带队赴京津沟通对接,全力争取疏解项目及央企总部、二三级子公司和创新业务板块落户石家庄。

全市累计承接京津转移项目489个,总投资2751.7亿元;2023年共落户央企二三级子公司38家,实现历史性突破。

协同创新持续发力——

如何有效利用京津这两座创新“富矿”?石家庄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下大力气破解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蛙跳”问题,提升科技成果承接力,不断加快构建“京津雄研发、石家庄转化”的协同创新格局。其中,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于2023年12月28日落户石家庄。

目前,全市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市级及以上技术创新中心10家、产业技术研究院24家。重点支持与京津开展科技合作的计划项目98项。建成“京津冀技术交易石家庄工作站”、京石“一站一台”等22家工作站点。

承接环境不断优化——

石家庄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入选“2023年度全国活力城市”,审批效率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产业承接力不断增强。

制定实施系列政策文件,完善承接配套政策,明确市级财政资金和各类基金向承接项目倾斜,并在土地、审批、金融等方面给予保障;对疏解人员的教育、医疗、社保、医保、公积金等待遇由政府统筹支持保障,石家庄的吸引力、竞争力全面提升。

“轨道上的京津冀”提速 “一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我家离北京西站很近,从火车站坐高铁到石家庄机场,与乘地铁去北京首都机场时间差不多,但飞往四川的机票能节省1000多元,还能在石家庄玩一圈。”“五一”假期,高先生一家去四川旅游,先从北京乘坐高铁抵达了石家庄机场。

空铁联运既省钱又方便,其带来的客流增长,正是建设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中协同发展、错位扬优的缩影。如今,石家庄机场与京广、京承、京唐高铁相连,形成了200公里辐射范围密集通畅的空陆联运网络、300公里辐射范围便捷高效的空铁衔接网络。

交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空铁联运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年来,石家庄持续加快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区域内部协同,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共同构建起愈发完善的立体化交通体系,与京津及周边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已基本形成,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捷。

三地间通行更顺畅——

京广高铁京武段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石家庄站至北京西站部分高铁运行时间压缩了近半小时,将石家庄拉入了“环首都一小时交通圈”,极大方便了京石两地居民的通勤往来。

津石高速通车后,石家庄市至天津高速公路通行时间由过去4小时缩短至现在的3小时,改变了以往需绕行保定或沧州的历史。

百姓出行更便捷——

如今,石家庄和北京两地间每天开行180余列旅客列车,极大方便了两地居民往来。由于正定站紧邻正定小商品夜市,因此从北京“打火车”到这里吃特色美食,成了不少人的时尚选择。

石家庄至沧州实现高铁直达,进一步丰富了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结构,优化了区域内互联互通,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方便沿线人民群众出行。

石衡高速公路主线正式通车运营,实现了石家庄和衡水两市之间40分钟快速直达,为构建省会“内联外畅、便捷高效”现代综合交通路网体系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复兴大街、北三环市政化改造项目全线通车,在提升省会道路通行能力、畅通路网微循环的基础上,将城市快速路与京港澳、黄石等高速公路高效连接,进一步推动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

货物运输跑得更远——

日前,一列自天津港驶来的满载82个标准集装箱的列车开进石家庄国际陆港,承运的货物为广东生产的白色家电。随后,这些货物还将搭乘陆港最近班期的中欧班列,驶向莫斯科。

石家庄国际陆港与邢台、北京、天津等地展开合作,相继开通了“邢石欧”“京石欧”“津石欧”等多条“+石欧”班列,与天津海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由此石家庄成为京津冀首个实现“一单到底”国际海铁联运的内陆城市,为加快“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共服务“跨省过河” 美好生活共建共享

对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让幸福结结实实地落在石家庄广大群众的身上,美好生活有滋有味。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手术室里,常驻该院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专家李伟带领团队,运用腔内“八爪鱼技术”,为一名患者顺利完成难治性复杂腹主动脉瘤的微创介入手术,让患者远离了动脉瘤破裂猝死的风险。“八爪鱼技术”是一种难度极高的微创腔内手术,国内只有极少数医院能完成这一手术。该技术的成功开展,也填补了省内空白。

医疗合作走深走实——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成功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扩容下沉;京津知名医生长期在石家庄坐诊,“足不出市看京津名医”已成为石家庄群众的新常态;市属医院与京津名医名院开展各种类型合作项目达到21个,开展了百余项新项目、新技术,多项技术填补省内空白,全市及周边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满足了人民群众就近公平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

教育合作提质增效——

通过平台搭建、合作办学、成果引进、师资培养等方式,石家庄不断引进京津优质教育资源。与京津相关行政区、知名高校签订合作协议10余个,与京津优质基础教育学校建立友好关系近90所,促进了全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京津冀地区12所中小学共同发起的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研究联盟,为石家庄与京津中小学校开展深度教育交流合作再搭新平台。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漫步古城古镇,品味历史文化;穿梭城市之间,体验万象更新……过去一年,石家庄借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依托丰富旅游资源,不断激发新活力、培育新业态、拓展新空间、满足新需求,全力打造京津游客周末休闲首选目的地。积极打造品牌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深入推进文旅融合,通过创新形式多途径、多场景丰富人们的文化旅游体验。

此外,石家庄还逐步扩大了京津冀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互认范围,目前已扩展到现在京津区域内所有三级和二级定点医疗机构。取消了石家庄参保群众到京津两地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持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即可直接结算,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了医保改革的便利和红利。

一年,在岁月长河中不过匆匆一瞬,在石家庄发展征途上却镌刻下新的历史标注。

今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正从一个个细节感知着这座城市的变化;而这座城市,也正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果,回应着人们的新期待。

有信心,有干劲,乘京津冀协同发展“东风”,凝聚腾飞力量,石家庄,未来可期!

打造扎根石家庄的优秀医疗团队

——访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心律失常科副主任段兵

石家庄日报记者 李莉雅

“省内首例‘椎旁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下s-icd植入术’,院内首例‘无导线micra av起搏器植入’,院内首例‘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消融’……”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心律失常科副主任段兵扳着手指细数着科室一年来多个专业医疗技术水平的新突破。

2023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项目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依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合作平台,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成立了心律失常科。在国内著名的心律失常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学斌教授的带领下,科室开展了多项疑难复杂手术,填补了多项省内、院内空白技术,大大提升了石家庄市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亚专业诊治水平。

科室这一年的蜕变,段兵深有体会。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合作培养电生理、起搏术者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培养了成熟的电生理独立术者和起搏器械植入独立术者各3名,他们都能够独立完成多项疑难复杂手术;培养了心律失常病区管理者1名,做到了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律失常亚专业的同质化管理,为市人民医院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优秀心律失常团队。

“李学斌教授每周一都来院出门诊、做手术,将先进的治疗技术和经验带到了我们身边。”段兵表示,北京专家的到来提升了科室的专业诊治水平,填补了多项医院技术空白,有效减少了区域内患者外转,为周边百姓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实惠。

阅读全文
园区招商找园商网-招商代理 招商执行 资源挖掘 资源对接
园区入驻 体验园商网招商服务
马上体验
大数据招商新模式
大数据招商新模式
专业招商对接落地
专业招商对接落地
重大商机及时推荐
重大商机及时推荐
线上线下精准对接
线上线下精准对接
智慧系统全网推广
智慧系统全网推广
精准流量海量资源
精准流量海量资源
专业客服全天服务
专业客服全天服务
政府推荐信誉保证
政府推荐信誉保证

立即咨询
取消 确认